对产业创新协同发展亮绿灯作为小切口立法,决定仅19条,不分章节,重点强化了政府部门的引导推动责任。
有记者提问,近期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八次缔约方大会(COP28)上,100多个国家同意2030年前将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增加两倍。有外媒评论称,中国是COP28上唯一真正有望实现该目标的大国。
全球新能源汽车一半以上行驶在中国,绿色低碳已经融入中国民众的日常生活。我们扎实推进能源革命深下去,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书写绿色答卷。当前,全球50%的风电和80%的光伏设备来自中国。截至今年9月,中国已经与数十个发展中国家签署了48份气候变化南南合作谅解备忘录,累计合作建设4个低碳示范区,开展了75个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项目,让绿色低碳合作的成果惠及更多国家。中国可再生能源投资连续7年居世界第一,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居世界第一,已经突破了14亿千瓦,超过煤电。
从巴基斯坦卡洛特水电站,到南非德阿风电项目,再到阿联酋艾尔达芙拉光伏电站,中国企业承建的可再生能源项目遍布全球,点亮了越来越多国家的绿色低碳发展梦想。汪文斌指出,我们积极推动绿色能源走出去,助力更多发展中国家绘就绿色画卷。这一年,我国发展面临的形势错综复杂,国际政治经济环境不利因素增多,国内周期性和结构性矛盾叠加,既有风高浪急,也有暗流汹涌。
展望新的一年,面对新的风险挑战,中国经济大船如何乘风破浪、持续前行?定基调,聚共识,谋大计。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回首一年不平凡的历程,中国经济既面对外部环境动荡不安的因素,也承受内部三重压力加大的困难,压力挑战不比疫情三年少。进是方向和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该立的要积极主动立起来,该破的要在立的基础上坚决破,特别是要在转方式、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上积极进取,不断巩固稳中向好的基础。
出口占国际市场份额保持稳定。雷厉风行不是一味求快,更不能流于形式。
与会同志共鸣强烈。总书记明确指出:干事是非常重要的。要清醒认识到,我国经济发展除了要直面外部严峻复杂形势造成的不稳定不确定性之外,自身发展也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以科技创新之进,拓产业创新之路,为经济稳增长注入新动能,重塑新优势
舆论普遍关注到会议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的提法加强财政、货币、就业、产业、区域、科技、环保等政策协调配合,把非经济性政策纳入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强化政策统筹,确保同向发力、形成合力。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从九个方面部署了明年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点: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持续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坚持不懈抓好三农工作,推动城乡融合、区域协调发展,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政府通过不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改善经济发展薄弱环节,稳定了投资和消费者的预期。中国要克服的困难和挑战,是前进中的问题、发展中的烦恼,要增强信心和底气。
今年前三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2%,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依然名列前茅,为实现全年5%左右的预期增长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当前,中国经济运行持续恢复向好,创新动能不断增强,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突破。
瑞银集团、摩根大通等多家机构也对中国经济增长前景看好。受访专家普遍认为,中国拥有超大规模市场、配套完整的产业体系、大量高素质劳动者和企业家,宏观政策对经济工作的规律认识更加深化,经济发展具备强劲的内生动力、韧性、潜力。
此间多位受访专家指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科技创新置于重要地位。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分析认为,适度二字意味着中国不会像一些发达国家那样进行大水漫灌式的强刺激,而是重视政策质量与效率,突出强调有的放矢,以更精准得当的力度推动经济发展。人们注意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近期将中国2023年GDP增长预期从5%上调至5.4%,同时上调2024年增长预期。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联席院长赵锡军认为,从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到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表明中央对经济工作的认识更为系统、完善、整体,把握了疫情后经济发展稳与进、动与静的关系,更好推动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副研究员陈彬分析,明年是中国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中国在推动市场主体布局经济新赛道、新业态等领域或将有进一步举措。这表明,中国并非依赖规模扩张和相对较低增加值的模式去推动经济增长,而是会在高质量发展中实现经济回升向好。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说,对于一些新生力量,先鼓励它们成长,在成长中发现问题,在成长中规范,使它们走得更好。张立群说,今年中国经济的一个特点是从困难当中逐步走出来,经济恢复成效显著。
中共二十大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先立后破,就是让增长的因素更积极地释放出来。
中国年度规格最高经济决策会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日前召开,部署明年经济工作重点任务,聚焦经济建设和高质量发展,强调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发出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等新信号。中国经济恢复仍处在关键阶段,进一步推动经济回升向好,对宏观政策的实施提出了高要求。
张燕生认为,这从中央层面释放了避免不同政策相互冲突,充分调动包括民营经济、外资经济在内的各类经营主体积极性的信号。(记者郭鑫、周文其、贺小童、李云路)。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强化宏观政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强政策工具创新和协调配合,并强调,积极的财政政策要适度加力、提质增效,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精准有效。会议强调,要注意把握和处理好速度与质量、宏观数据与微观感受、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发展与安全的关系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数据显示,1-11月,我国进出口总值37.96万亿元,与去年同期持平,其中,出口21.6万亿元,增长0.3%,作为外贸主力军的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长6.1%。
唐文弘表示,进的势头逐步显现。商务部部长助理 唐文弘:10月以来,进出口月度增速转正,10月、11月实现从四连降到两连升,第四季度是外贸的传统旺季,预计全年有望实现正增长。
唐文弘表示,商务部将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加快制度型开放,继续深入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在贸易、投资、金融等重点领域,集中推出一批引领性、集成性的改革举措,推动对外开放不断向纵深发展。今天(12月13日),在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举行的2023-2024中国经济年会上,商务部部长助理唐文弘表示,今年以来,我国外贸稳规模、优结构取得新成效,全年有望实现正增长
唐文弘表示,进的势头逐步显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唐文弘表示,商务部将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加快制度型开放,继续深入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在贸易、投资、金融等重点领域,集中推出一批引领性、集成性的改革举措,推动对外开放不断向纵深发展。商务部部长助理 唐文弘:10月以来,进出口月度增速转正,10月、11月实现从四连降到两连升,第四季度是外贸的传统旺季,预计全年有望实现正增长。
今天(12月13日),在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举行的2023-2024中国经济年会上,商务部部长助理唐文弘表示,今年以来,我国外贸稳规模、优结构取得新成效,全年有望实现正增长。数据显示,1-11月,我国进出口总值37.96万亿元,与去年同期持平,其中,出口21.6万亿元,增长0.3%,作为外贸主力军的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长6.1%
我国出口占国际市场的份额维持在14%略高的水平。今年,我国汽车出口将超过500万辆,创新的历史纪录,科技创新实现新的突破,涌现出了不少里程碑式的创新成果。
汽车、造船等制造业展现出很强的国际竞争力。在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12月13日举行的2023-2024中国经济年会上,中央财办分管日常工作副主任、中央农办主任韩文秀介绍,今年我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大约是30%以上,仍是世界经济最大的引擎。
评论留言